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劍指北約

時間:2021-07-06 俄羅斯




當地時間7月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2021版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文件自簽署之日起生效。

 

《國家安全戰略》是俄羅斯國家安全保障領域最高層次的指導文件,每六年根據形勢進行一次調整,上一版於2015年12月頒布。《國家安全戰略》確定俄國家利益和國家戰略優先事項,保障俄國家、社會、公民免受外部和內部任何威脅。

 

應對北約挑釁仍是俄頭號國家戰略

 

此次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出台,是俄羅斯對近六年面臨的安全威脅變化作出的現實回應。相比上一版出台時的2015年,現在俄羅斯與主要對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關係進一步走低。

 

2015年編制《國家安全戰略》時,俄羅斯和西方的關係已經由於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變得公開緊張,俄羅斯的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都受到試圖在國際事務中占據主導地位的美國及盟國的打壓;北約軍事活動能力加強、成員隊伍進一步擴大、軍事設施更接近俄羅斯邊境,這些都導致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被大幅擠壓;此外,美國在“全球打擊”概念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部署高精度戰略性非核武器系統以及可能在太空部署武器,也對全球和俄羅斯周邊穩定構成威脅。所以,2015年的時候,北約已是俄羅斯國家安全最大的挑戰。

 

相比當時,目前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只有更差,雙方之間的角力更為公開而激烈

 

最近一段時間,黑海成了俄羅斯和北約的“角力場”,雙方頻頻軍演,你方唱罷我登場。眼下正在進行的美國和烏克蘭主導的32個國家參加的“海上微風-2021”軍演,規模龐大,假想敵明確,令俄羅斯非常憤怒。因此,先後有英國、荷蘭、意大利的軍艦被俄羅斯採取實彈驅逐或警告驅離的動作,雙方都火藥味十足。

 

俄羅斯的強烈不滿來自於北約的步步緊逼。在俄羅斯的反對聲中,北約仍不斷擴大——2017年,黑山加入北約;2020年,馬其頓又加入,北約成員國已經增加到30個。北約東擴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最大的結構性矛盾,這個龐大的軍事組織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不斷被擠壓。更何況,北約還通過系列軍演在俄羅斯周邊制造緊張氣氛,使得雙方的分歧更深。而2020年8月美國的一個動作,更刺激了俄羅斯神經:美國和波蘭簽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美在波增加駐軍。

 

除了頻頻軍演之外,北約也通過政治文件強調俄羅斯是其最大威脅。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成員國外長一致認為,北約應對俄採取遏制第一、對話第二的態度;2021年6月14日,北約布魯塞爾峰會發表公報,稱俄羅斯為“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挑戰”。峰會通過的“北約2030”議程所提到的新威脅包括“更獨斷的俄羅斯”等。

 

這一切新變化都要求俄羅斯在最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中更加旗幟鮮明地反對北約。所以,最新版國家安全文件具體提到,鑒於北約演練核武器使用方案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增加,俄羅斯必須加強核威懾能力。

 

和美國以及一些比較富裕的北約成員國比,俄羅斯經濟底子薄,能用於軍事建設的錢得精打細算,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即把俄羅斯軍事的優勢項目——“三位一體”核力量,繼續做強。去年底,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給國防部和國防工業綜合體企業開會時說,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依舊為俄軍事安全以及全球穩定提供重要、關鍵的保障,保持這樣的力量平衡消除了大規模軍事衝突造成的威脅。

 

俄羅斯軍隊近年來優先獲得新型導彈、航空綜合體,俄戰略核武器現代化水平達到82%。第一個配備“先鋒”高超音速導彈系統的軍團已開始戰鬥值班,“薩爾瑪特”洲際彈道導彈按計劃進行測試。

 

2020年6月,俄羅斯正式頒布《俄聯邦核遏制領域國家基本政策》。該文件宣示了俄核武器使用原則。過去,俄羅斯的核政策一般間接體現在其軍事學說、國家安全構想等文件中。這次單獨公開發布有關核遏制的官方政策文件,展示其強硬的核立場。文件明確指出,俄在本國及其盟友遭到入侵時必然會實施報復,還詳細列出了俄使用核武器的四種情形,明確俄方不僅在遭受核武器打擊時可以使用核武器,甚至在判定己方重要目標,如交通運輸系統、能源系統、通信系統受到破壞時都可以實施核反擊,極大地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門檻。

 



而這次俄羅斯通過《國家安全戰略》再次強調增強核威懾力的必要性,顯然是在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出警告,明確劃定俄戰略“紅線”,如若哪些國家要挑戰俄羅斯,它不排除祭出核武器的可能性。

 

與中印共建不結盟的亞太維穩機制

 

2021版的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除了宣示要繼續與老對手北約“纏鬥”之外,還有一大亮點,那就是要同東方夥伴——中國及印度加強戰略合作,建立以不結盟為基礎的確保亞太地區安全穩定的機制

 

2015年版的《國家安全戰略》中也提到了中國與印度,因為當時莫斯科已經受到西方的圍堵與制裁,俄羅斯這只“雙頭鷹”在國際政治層面進一步加速“向東看”,要深化與東方國家的關係。文件當時對俄羅斯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採取“單獨且優先”的立場。

 

在最新版的國家安全文件中,俄羅斯稱要與中國發展全面的夥伴關係和戰略合作,與印度發展特殊的戰略夥伴關係,以確保亞太地區安全穩定。文件並未詳細闡明各方合作的具體內容,或許這也意味著只要是有需要的領域,就可以開展合作,合作不封頂、不受限

 

無論是在傳統安全領域,還是非傳統安全領域,中國與俄羅斯可以深化合作的領域都很多。



6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像會晤,兩人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把已經簽署20周年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五年。延期後的條約在內容上有微調,增加了很重要的內容:當締約雙方中的任何一方認為受到侵略威脅時,雙方將為消除威脅立即進行接觸和磋商。中俄都表態說不會結成軍事同盟,但是,兩國用於“消除威脅”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自始至終也沒有否認動用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所有方式。中國與俄羅斯“背靠背、肩並肩”的關係,不是同盟勝似同盟。這種互信很深的關係對於兩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抵禦外敵,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和俄羅斯還可以在非傳統安全領域攜手抵禦風險,比如說金融領域。為應對美國的圍堵,從特朗普執政時代開始,中俄就加速“去美元化”,積極推進本幣結算,擺脫以美元結算的國際支付體系。過去相關數據反映出俄羅斯“去美元化”的決心和人民幣地位的上升。並且,俄羅斯對目前中國積極測試的數字人民幣也很感興趣,因為數字人民幣可以擺脫對傳統國際支付系統的依賴,不需要經過國際銀行結算體系。減少美元在俄羅斯對外貿易中的使用時確保俄經濟安全的手段之一。

 

在生物安全等領域,中俄合作的空間也很大。新冠疫情對原本就“風雨飄搖”的俄羅斯經濟而言是重大打擊。2020年俄羅斯GDP總值下降3.1%。目前,俄羅斯新冠確診病例已近500萬,未來形勢依然嚴峻。2015版的《國家安全戰略》提到過流行病的威脅,但是由於當時流行病未對世界及俄羅斯構成現實的威脅,所以只是泛泛而談。在新冠疫情之後,俄羅斯必將更重視生物安全問題。中國在這方面經驗與資源都很豐富,俄羅斯會借力於中國。

 

中國和俄羅斯既共同的利益與關切,也有合作的誠意與基礎。面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打壓,中俄攜手有利於穩定各自的戰略後方,保障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同時也可增強中俄維護國際秩序的能力。

 

至於印度,俄羅斯和它的密切合作源於上世紀蘇聯與印度建立的軍事、經濟和外交關係,其中,軍事安全合作是俄印關係的基石:印度是俄制武器的第一大買家。2018年10月,俄印還簽署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採購協議,總價值54.3億美元。美國曾要求印度撕毀合同,否則就要制裁它。但這一威脅並未產生效果,首批S-400防空導彈系統將於2021年9月交付給印度。

 

俄對印度的政治訴求主要是希望印度支持普京提出的大歐亞夥伴關係,在非西方機制構建上,如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印度也是重要的參與方。

 

不過,隨著印度外交越來越親美,加上俄美關係螺旋狀下降,兩國立場日益分化,俄羅斯對印度的不滿增加。日後,如果印美不斷走近,積極參與美日印澳機制,恐怕俄印關係就只剩下昔日輝煌。

 

 

(作者是鳳凰衛視評論員,俄羅斯問題研究專家)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