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孝禮忠“邏輯遞進規律”:儒學千載不衰的奧妙

時間:2021-08-16 歷史與文化


為什麼儒學自春秋時代產生至近現代,在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中枝繁葉茂、長盛不衰?並且在日本、韓國、越南等鄰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形成世界文明史中不可輕視的“東亞儒學文化圈”現象?

 

西方研究“中國學”或漢學的的專家,往往糾結於什麼因素維繫中華文化的內在精神動力而困惑,在他們看來,中國不依靠基督教、天主教或伊斯蘭教而依然能夠支撐一個強大文明的信仰問題,能產生廣泛的社會凝聚力,在全球是絕無僅有的,唯中華文明不僅千年獨尊,而又特立獨行。


(圖片來源自網絡)

 

儒學四大核心元素

 

眾所周知,家國同體、君父合一的體制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結構,而孔子創立的儒學無疑是建立這種體制的思想及意識形態的理論來源。

 

孔子,生於西元前551年,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之一的儒家學說的創始人、集大成者。儒家學說博大精深,在整體上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和價值取向。究其核心元素,無非是仁、義、禮、智、信、忠、孝、恭、勇、悌等道德範疇。

 

筆者認為,在孔子所有的道德範疇中,有四個最重要的範疇,形成了一個邏輯學中的“邏輯方陣”,支撐起了整個儒學思想體系的“主體框架”。這四個重要的道德範疇就是“仁”、“孝”、“禮”、“忠”。

 

仁。“仁”在儒學思想中有博愛、泛愛的理念。《禮記·中庸》注解“仁”的意思是,“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強調血緣關係和親情。“亞聖”孟子將仁發展為“仁者愛人”,並主張“仁政”。

 

禮。“禮”指的是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代的貴族等級制度下的各種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是所有禮節、禮儀、規矩、典章、行為、制度的總稱。《論語·顏淵》要求作為社會的人,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為人的言行樹立規矩。西漢董仲舒將仁、禮與義、智、信合稱“五常”。

 

忠。“忠君”思想是儒學的最核心元素。《論語·顏淵》篇中記載,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臣、父子要各守其道、各安其分、各盡其職,不能亂了規矩。在中國古代,臣子對皇帝不忠,是大逆不道、有違人倫的事情。

 

孝。中國古代第一部詞典《爾雅》認為:“善事父母曰孝”就是侍奉、善待、順從父母。《禮記·祭義》認為,“事君不忠,非孝也”,對君主不忠,也等於不孝。“孝”是儒學思想宣導的根本的行為規範和價值取向。


仁禮忠孝邏輯方陣

 

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能夠在歷代得以加強、鞏固,儒學功不可沒。儒學既是道德與政治的制高點,也是人性與親情的制高點。

 

筆者認為,儒學中存在一個從人的自然屬性到社會屬性的價值取向轉變的規律性,這也是孔子思想千年不朽的奧妙。


(仁孝禮忠“邏輯方陣”。作者供圖)

 

圖片解讀為:

 

1、仁,是博愛、泛愛的意思;

2、孝,泛愛和博愛中單獨對父母的愛和感情,與仁是從屬關係;

3、禮,普遍遵守的禮節和規範;

4、忠,對君王單向的、特殊的、無條件遵從的禮節和規範,與禮是從屬關係。

 

這個圖片的的推理就是,若泛愛的“仁”為真,那麼對君主單獨的遵從就是假,對父母的“孝”也是真,普遍遵守的封建禮教為假。

 

從這個圖片中也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

 


“仁”經過兩個90°拐彎抹角,經由“孝”和“禮”,升華為“忠”。

 

儒學實現了從博愛到忠君尊主的升華,其中的“孝”是一個關鍵字,從中可以提取出親情和等級觀念,是人性中的感情與封建禮教的一個“仲介”,後來的孝悌的“悌”,就是弟弟遵從兄長,也是從孝的觀念中延伸提取出來的,為古代封建帝王的“嫡長子繼承制”建立人性的理論依據。

 

孔子的儒學以人性和親情為紐帶,並將其轉化為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國家的最高宗旨,實現了倫理道德與政治、家族事務與國家政體的完美合璧,起到了穩定社會的功能與作用。

 

封建統治階級在民眾的淚水親情中,“賺足”了權威,增進了封建禮教的合法性,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在歷代不斷加強的群眾基礎。

 

做人總會遇到個人利益與社會乃至國家利益的衝突與糾葛,所謂“自古忠孝難全”。比如歷史上楚平王殺掉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和哥哥伍尚,後來伍子胥率軍攻入楚都後,掘開楚平王墳墓,鞭屍三百,在後世歷史評價中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孝,是符合道德的正義之舉,也有人認為楚平王作為國君,而伍子胥為人臣子,不該以下犯上,是為不忠,不忠也是不孝。

 

儒學至此,於情、於理、於法,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比起西方的君權神授,儒學做到了親情與政治合一,區別於西方的政教合一,因此,更加具有人民性、合法性、合理性。筆者認為,儒學的學科定義應該是,倫理哲學的一個分支,或“人性的社會倫理學”。

 

去偽存精 取優舍劣 弘揚傳統文化

 

儒學作為中國封建時代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價值,之所以曆2500年而不衰,又廣泛傳播於東亞地區,這個“仁孝禮忠”相互銜接的遞進式發展規律,可能起了一個重要的作用。它由人性博愛展開,發展於孝順父母,高潮於封建禮教,止於對皇帝的忠誠不二,即唯一性。理論結構嚴謹,邏輯縝密,論證有理有節,將忠君報國思想理論化、合理化、人性化,達到了維護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目的,為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及政治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社會中個體的人,就是一塊塊、一片片鬆散的磚、瓦、沙土,儒學思想就是精神凝固劑、粘合劑,把一盤散沙的社會凝聚成為萬里長城。

 

思想、道德、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在當今時代,孔子思想仍然散落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學既有對社會有利的一面,也有其歷史局限性,今人應該去偽存精、取優舍劣,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傳統文化領域的獨特貢獻。


 

(作者是中國內地學者,自由撰稿人)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