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08 港澳
修例風波觸發的爭議和衝突,造成香港社會嚴重撕裂,持不同政見的人士相互對立,社會氣氛沉鬱繃緊。而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氣氛,已經蔓延到各行各業、不同社區、不同校園,甚至出現一些新現象:示威行動地區化、“去中心化”的常態化運動、不確定性高的後續事件等。
要緩解香港目前的困局,必須警惕這些新現象,並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
政治氣氛蔓延至校園
近日,筆者先後走訪了一些學校,了解大、中、小學老師和學生對香港近期系列事件的看法。先和大家分享兩則真人真事。
期末考試結束,小學三年級的自習課上,有個小男孩舉手:“老師,我們都考完試了,自習課可不可以看電影啊?”然後把自己帶的電影光碟交給班主任。班主任接過光碟,看了看電影簡介,是套卡通片。她心想,反正考完試學生都在等放暑假,看卡通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還沒等她開口說同意,小男生突然在座位上站起來大喊:“老師,我們要看電影!我們要民主!民主!民主!”然後全班同學突然一起站起來,異口同聲地喊起來“民主!民主!民主!”班主任愣住了。三年級,八歲,全是出生於2011年的小孩。
班主任讓全班安靜下來,說:“老師本來正考慮讓各位同學看電影,但教室裡有教室裡的規矩,老師說過在座位不可以大喊嗎?”
學生回答:“說過。”
班主任:“如果大家守規矩,老師就考慮放電影;如果同學不乖,那老師就不放電影了。你們自己選擇。”
學生們紛紛轉向帶頭的小男孩,讓他趕快坐下來,然後全班用期待的眼神看著班主任。班主任眼看全班都安靜下來,就讓他們看電影了。
下課後,班主任單獨約見那個帶頭的八歲小男孩。原來小男孩很喜歡看新聞,家裡電視每天都開著24小時新聞台,小男孩更收集了多份持不同立場的報紙。近期香港發生的事,小男孩都能說得出來,還會拿著報紙和老師議論。
這還不是個別事件。
筆者另一個老師朋友說,他任教的小學四年級班上,有同學正策劃全班聯署逼班長“下台”,原因是班長對修例事件的看法與班上其他同學持相反立場,同學認為班長不能代表他們,要求重選班長。
後來,那位老師朋友自製了一套完整的教材,從“台灣殺人案”反映的法律漏洞問題、立法會法案委員會鬧“雙胞胎主席”事件、遊行表達的訴求,再到有示威者包圍警察總部及稅務大樓、暴力衝擊破壞立法會事件等,客觀詳細闡述了修例風波的緣由經過。最後,朋友讓學生分組討論:“如果你是特首,你會⋯⋯”、“如果你是立法會議員,你會⋯⋯”、“如果你是示威者,你應該⋯⋯”、“如果你是警察,你會⋯⋯”、“如果你要表達訴求,你應該⋯⋯”。
筆者問朋友,學生的討論情況如何。朋友說,令人詫異的是,這群小學四年級的小朋友,大多數都能清晰辨別,什麼事是違法,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甚至還能分析那些政府官員、警察叔叔、大哥哥大姐姐做得好和做得不對的事。
有學生說:“示威者和平表達訴求沒有用,所以他們才做出暴力衝擊破壞的行為。”馬上有同學反駁:“但是無論怎麼說,暴力就是不應該,我們就應該譴責。”還有同學說:“如果我是特首,我會和示威者對話,認真聽他們的意見。”“如果我是警察,我會把暴力衝擊立法會的示威者抓起來,但不會對和平示威的人使用過分武力。”這群小朋友,四年級,九歲,全是出生於2010年的小孩。
如果老師家長都能抱著客觀中立開放的立場引導、教育孩子,這是很好的一課,但如果大人帶著既有立場和情緒進行片面引導或定性,後果可想而知。
示威行動地區化、常態化
反修例示威行動已經由港島區擴散到全港多個地區。
有網民發起香港18區反修例遊行,先是尖沙咀,未來兩週日分別擬在沙田和大埔等地區舉行,並呼籲各區居民就當區民生問題發聲,發起如屯門的“光復行動”等。
(蔓延至香港多個地區的“連儂牆”)
“連儂牆”也從政府總部“傳播”到香港多個地區。沙田、大埔、元朗、粉嶺、荃灣、將軍澳、觀塘、長沙灣、西環等地區,都有人發起收集彩紙留言的“連儂牆”行動,呼籲當區居民在彩紙上寫上訴求,找到情緒出口。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網絡號召力。
網絡時代下,各區的示威行動已經發展成一種“去中心化”的方式,不再由單一的主辦機構、團體或“領袖”發起。只要有網民發起運動,就會有人響應。有素未謀面的年輕人透過社交媒體發起迷你放映會,在多個地區擺放摺櫈、紙皮、小型放映機,向居民播放反修例運動和示威者的訪問片段。有網民自發組織擺街站,有人甚至利用AirDrop等手機藍牙功能,在地鐵或商場等人多的地方向陌生人傳送宣傳海報和資料。
這些自發的示威行動越來越多,有些甚至已經偏離修例議題,轉向關注其他社會或民生問題,讓當局難以預測和預防。
放下對抗 降溫解困
近日的香港,戾氣隨處可見。警民關係僵持,建制與泛民議員都受到辱罵,不同立場的記者在不同場合的採訪中受到滋擾和圍攻,甚至有人被襲擊受傷。街頭小衝突接連不斷,網上仇恨訊息繼續散播,罵戰一觸即發。
7月1日,部分示威者暴力衝擊破壞立法會大樓事件;連日來又有多名年輕人作出自殘或令人痛心的事。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種理論叫“群體極化現象”:當一群帶有負面情緒的人聚在一起時,一些思想比較持平的人也會較容易走向極端思想。如果沒法及時制止這種現象,負面情緒和想法很容易植入人的潛意識,導致其思想及行為受他人影響,甚或作出自殘、自殺、傷害他人或極端的行為。
筆者認為,要緩解目前的困局,首要做的是讓社會氣氛“降溫”,減少不同立場人士間的仇視情緒,避免再次挑起暴力衝突。反之,社會的裂痕只會繼續擴大,甚至把一些溫和立場的人士推向兩個極端,不僅僅解決不了現狀,更成為一場“零和遊戲”,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一些大學校長和宗教領袖近日紛紛呼籲各方放下對抗,進行溝通對話。政府也已著手進行,陸續安排不同團體和代表會晤,包括學生、政黨、宗教界、法律界和工商界等。在如此緊張的氣氛下,要開啟坦誠理性的對話或許不容易,但確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筆者建議,政府在安排與不同團體代表對話時,必須先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人選和時機。例如,代表政府的官員或行政會議成員,既要有一定代表性,同時又能讓不同政見的市民都比較接受。當局可以先接觸一些意見溫和的人士,聆聽對方訴求並在不失底線的前提下作出可行的回應,逐步修補裂痕。對話溝通不可能一蹴即至,更不能火上澆油,否則只會帶來反效果。
針對近日地區發起、涉及民生或社會問題的示威行動,政府可以適當地先回應或處理,這樣既可幫助居民解決問題,又可以挽回部分民望。
另一方面,家長、老師、媒體等都擔當了社會上非常重要的角色,各界人士都應該放下情緒,換位思考。暴力行動理應受到譴責,但不同政見的人士,在譴責暴力或重申立場之餘,更應放下偏執和仇恨,檢討事件成因和尋找解決方法。如果一個孩子做了壞事,家長光打罵他是於事無補的,重複又重複的責罵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要改善彼此的關係,必須理性冷靜對話溝通,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黑暗並不能讓黑暗消散,唯有光才能做到。”香港今天的一切成就都得來不易,既是同舟且共濟,願所有愛惜香港這片土地的香港人,都能放開彼此心中矛盾,團結一致,共同走出陰霾。
(作者是鳳凰衛視高級記者,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三策智庫研究員。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及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