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台當局妄想“甘蔗兩頭甜”

時間:2022-01-07 台湾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北京已進入冬奧會時間!

 

國際社會期待中國能像2008年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一樣,成功地舉辦這次的冬奧會;可是,2022年的冬奧卻面臨與2008年奧運完全不同的外部環境,新一波新冠疫情再起,美國等西方少數國家乘機發起“外交抵制”。面對雙重壓力,北京冬奧會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在開幕倒計時一個月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冬奧會的籌備工作。習近平稱,“順利舉辦即成功”,強調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展示陽光、富強、開放的良好形象。

 

美國發起“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應者寥寥證明不得人心


(圖片來源:美聯社)

 

去年12月6日,美國宣布對中國北京冬奧會進行所謂的“外交抵制”,至今已超過一個月,除了五眼聯盟中的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其他跟隨者寥寥。歐洲或歐盟的老大——德國新政府外長貝爾伯克明確表示“抵制”,而總理朔爾茨卻不想;法國直接反對,認為體育不應該被政治化;美國的亞太區盟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稱無計畫出席北京冬奧會,並且,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於2021年12月24日宣布不派政府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當被問及這是否是“外交抵制”時,松野說沒有特定名稱。日方不由首相親自宣布,而改為內閣官房長官,就是為了低調處理。這顯然要刻意與美國的態度保持距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說,希望日方將“體育非政治化”的承諾落在實處。

 

至於,在離冬奧會正式開幕還有一個月及冬奧會舉辦期間的兩周之內,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及其“反華”組織還會有什麼樣的動作,我們無法預知。然而,就目前響應美國的國家屈指可數可證明,美方的做法明顯不得人心。原因如下:

 

第一,“外交抵制”是美國的背信棄義行為。在美方宣布這一決定之前,其總統拜登剛於20天前的11月16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視頻會晤。拜登稱,願明確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而20天之後,白宮公然背信棄義,利用北京舉行冬奧會之機,帶頭並慫恿其盟國,以“外交抵制”的形式反對中國。

 

第二,美方將體育“政治化”。兩年來,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肆虐,近日其變種病毒株奧密克戎更加兇猛。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國受感染人數再創新高,中國大陸曾經每日新增病例超過100例;在中國的港台地區,新的變種病毒已在社區再次傳播。此種情形給北京舉辦冬奧會帶來了難以想像的困難。這種情況下,同樣作為國際大家庭的成員,美國等西方國家更應該支持北京將運動會成功地辦下去,而不退縮;就像2021年夏天日本舉辦2020年奧運會,中國全力支持一樣。然而,美國作為世界領袖不僅不起個好頭,還大搞體育政治化,美利堅在世界人民中的形象不升反降在情理之中!

 

第三,美國出爾反爾,搞“外交抵制”又派官員參與冬奧會。在美方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之後的20天,美國政府擬派主要來自國務院和國防部的18名官員赴華,在北京冬奧會期間為該國運動員提供安全和醫療支持;接下來還可能將為另外近40名官員遞交簽證申請。

 

中方儘管對此表示“費解”,然而對於美方要派由政府官員組成的團隊來華,並提出簽證申請,中方將根據國際慣例、有關規定和對等原則進行處理。中方再次敦促美方踐行奧林匹克精神,停止把體育運動政治化,停止任何干擾破壞北京冬奧會的言行。

 

第四,“外交抵制”是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褻瀆。奧林匹克精神是更高,更遠,更強,更團結。美國發起“抵制”,明顯是分裂行為,與“更團結”背道而馳;美國是將霸權心態凌駕於奧運會精神之上,證明只要符合美國的政治需要,國際準則、行為規範都可以被踩到腳底下。

 

第五,“外交抵制”是對運動員的極度不尊重,及對本國及全世界的運動員極其不公平。冬奧會是每四年一次的運動盛會,是千千萬萬冰雪運動員夢寐以求的機會;運動員的體育生命極其短暫,若受到“外交抵制”的影響,不要說能否參加,就是參加了成績遭到干擾,對運動員而言也是要抱憾終身的。

 

儘管國際社會跟隨美國等五眼聯盟的政府不多,然而同是中國人的台灣當局卻在醞釀如何才能領會華盛頓的意圖,再表演一次充當“倚美反中”馬前卒的角色。

 

台灣當局首鼠兩端  妄想“甘蔗兩頭甜”


(圖片來源自網絡)

 

當美國政府宣布將“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後,台外事部門即時表示,尊重美方立場,並稱相關部會將進行討論,做出妥適因應。台灣25個所謂的人權團體去年12月10日在台北舉辦遊行,呼籲抵制北京冬奧會。台灣某政黨提出決議案,建議政府在不影響運動員權益下抵制北京冬奧。

 

面對美方及政黨的壓力,台灣當局首鼠兩端,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政府各相關部會,將考量各方面的局勢發展後,再做出適當因應;但政府也有責任,保障選手參賽權利、提供選手協助與照顧。這明顯是,既要向美方有所交代,又希望運動員為政府臉上貼金。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范世平教授接受採訪時表示,對蔡政府而言,抵不抵制冬奧並不是一個很大的議題。因為目前的兩岸關係已停擺,官方互動也停止。也就是本來就去不了。范世平認為,台灣也無需把“抵制冬奧”說得那麼明確。當台灣表達之後,北京可能說,我們本來就沒有要邀請你們。因此,台灣政府沒有特別表態是對這一熱門議題正確的回應。

 

台灣某政黨國際部主任劉仕傑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談到,除了今年2月的北京冬奧會,後續還有9月在杭州舉辦的亞運會。一旦台灣宣布抵制,恐怕牽動更多賽事,讓運動員受到多重打擊。這也使得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與地區,在處理“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事件上,必須更仔細盤算後續的連鎖效應和衝擊。

 

 

(作者是香港資深媒體人)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