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之國” 謠言泛濫 涉朝信息真偽難辨

時間:2020-05-06 亞太

 

4月21日,CNN引述美國高級官員的話稱,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進行了手術並病危。此後,又有日媒宣稱金正恩已去世。而韓國兩位“脫北者”出身的國會議員也“證實”了金正恩“去世”的消息。雖然也有消息說金正恩無恙,但“金正恩已死/成為植物人”的傳聞已被許多人當成事實在傳揚。各國媒體和相關人士甚至已在討論金正恩的接班人問題。直到5月2日,朝鮮中央電視台播放了前一日金正恩參加磷肥廠剪彩的視頻,謠言才被打破。

 

今次“金正恩去世”的謠言,只是數十年來關於朝鮮各種真真假假傳聞的一例,背後反映的是朝鮮高度封閉之下,國際社會對這一“隱士之國”內幕強烈的窺視欲望造成的謠言泛濫。

 


(圖片來源:路透社)

 

勞動黨政權建立以來,朝鮮整個國家尤其高層政治的運作如黑洞般難為外人所知。在這片國際社會的信息盲區裡,發生過許多次殘酷的政治傾軋與宮廷鬥爭。從1953年的“朴憲永間諜案”和三年後的“八月宗派事件”,到後來金日成弟弟金英柱與金正日的繼位人之爭,再到近年張成澤、玄永哲被槍決,及金正男遇刺等,國際上都是後知後覺,且其中有太多謎團無從解開。而朝鮮及朝核問題又是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焦點,其國內政治變動影響著周邊和國際局勢。這又讓國際社會對朝鮮高層內部動向格外關心。

 

面對極度隱秘的朝鮮,有強烈知情欲的各國政府、媒體,千方百計試圖打探到朝鮮政治內幕,尤其核心統治集團的動向。他們通過各種秘密渠道獲取相關信息,最主要信息來源就是在朝鮮的“線人”。各國外交機構、情報部門的“線人”包括朝鮮的高官、機關內部人士、商人、平民。而許多國際媒體也有其“線人”,只不過其接觸到的人士級別相對較低、地位較邊緣。

 

還有一支特殊的力量也在密切關註著朝鮮,那就是“脫北者”群體。例如最早報道本次“金正恩去世”消息的,就是“脫北者”運營的媒體《今日朝鮮(Daily NK)》。“脫北者”中不乏朝鮮前“體制內”人士,如曾任朝鮮駐英公使,現任韓國國會議員的太救民(原名太永浩)、已去世的前朝鮮“最高人民會議”議長黃長燁等人。他們曾長期生活在朝鮮,既對朝鮮政治有直接的了解,又在朝鮮國內有較廣的人脈,在了解朝鮮內幕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無論是各國政府和媒體,還是“脫北者”,了解朝鮮都依賴於朝鮮國內的“線人”。除“線人”外,就是根據對朝鮮有限的認識進行猜測。例如,通過朝鮮官方媒體報道中高官出現的頻率、排位次序,分析朝鮮高層的人事變動;利用公開的軍事、政治和工農業活動信息,揣測金氏政權潛在的和長遠的政策變化。

 

而無論是依靠“線人”提供的消息,還是用拼湊的信息和既往經驗做出推測,都有明顯的缺陷。

 

首先,“線人”並不一定可靠。這些“線人”大多難以直接接觸到最高層次的機密,或只能道聽途說獲得一些“二手消息”,無法得到準確的信息。而且,他們往往出於換取經濟利益之類的個人目的,歪曲、誇大事實,為求時效不經驗證就向外傳遞,甚至編造虛假信息提供給境外的雇傭者。例如金日成和金正日生前,就多次被外界誤傳已死亡,事實上卻是安然無恙。“線人”的誤報是出現類似傳言的重要因素。

 


(攝於4月23日的衛星圖片顯示,一列相信是屬於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專用列車上周停在朝鮮東部沿海城市元山市。圖片來源:路透社)

 

而拼湊和根據經驗推測得來的信息,是殘缺不全、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各國在高強度信息封鎖下得來的有關朝鮮的信息,往往只是朝鮮國內政治和社會動向的片斷。以這些殘缺信息推測,難免會陷入“盲人摸象”的誤區。況且有些時候,朝鮮官方會故意發表或暴露一些信息誤導外界。如朝鮮知道西方國家用間諜衛星監視著它的核設施,因此在敏感的時間點故意讓包裹嚴實的卡車出入核設施,以迷惑西方政府和情報機構。

 

因此,這些年來的國際社會,時常對朝鮮發生的事件(或“偽事件”)產生誤讀、對朝鮮政治社會情勢發生誤判。本次“金正恩手術失敗死亡”只是其中一例罷了。

 

那麽,如何在信息有限甚至可能存在誤導的情況下,去偽存真的判別朝鮮發生的各種事件、了解朝鮮最新的動向呢?

 

第一,多渠道信息交叉印證。如果各方信息相互矛盾,那相關事件是否真的發生就非常可疑了。例如本次事件,韓國政府就一直否定“金正恩死亡”的真實性,中共中央外聯部官員也透露“據信(金正恩)不是病重”。這兩個機構與朝鮮接觸緊密、有很高權威性,足以說明“金正恩死亡”的消息值得懷疑。

 

第二,根據事件背景綜合分析探究真偽。以朝鮮清洗高官為例,僅有“內幕消息”是不夠的,還要看該人是否長期未出現在朝鮮官方媒體報道中、有無從重要機構成員名單中被剔除、與此人有密切關係者(或是盟友或是政敵)升遷或貶謫、政權當前政策與此人一貫主張一致還是相悖……等諸多方面綜合分析,才可能確認事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有明確證據之前,對關於朝鮮的各種消息持謹慎的懷疑態度,不輕信,不妄下論斷。這也是面對信息極不透明、疑雲重重的政權時,判斷事實最妥當的方式。

 

國際社會在關於朝鮮一些事件中的多次誤判,也從反面證明了信息透明化、政治運作公開的重要性。封閉與黑箱製造了太多謠言與騙局,公開透明才是直達真相的前提。

 

 

(作者是旅歐國際政治研究者,自由作家)

發表評論
0則留言

熱評排行